医养结合

Search documents
潍坊临朐中医药与医养结合,创新养老服务新模式
Qi Lu Wan Bao Wang· 2025-05-21 07:01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王佳潼通讯员张萌 近日,走进位于潍坊市临朐县辛寨街道的景福养老护理院,大厅里人头攒动又秩序井然,来自临朐县中 医院的中医专家团队,正在这里举办爱心义诊活动,中医专家针对前来就诊的人员的身体状况给予合理 的健康调理建议。 从养老机构"一床难求"到启用新建的医院大楼,从缺乏中药房到开设中医特色科室,从做好本地养老服 务到吸引众多城乡老人前来理疗,临朐走出了一条"中医药+医养"的康养产业发展之路。 "年纪大了,去一趟医院很愁人,这次这么多专家来,给我检查得很仔细,服务态度也好,我真是很高 兴!"南流村八十多岁的张素芹老人高兴地对记者说道。 在"医养结合"集中养老护理基础上,临朐还延伸医养结合服务链条,开展居家养老服务,特别是养老机 构结合惠民综合体,开展助餐、助医、助卫等特色服务。目前,已为2000余人开展送药上门、爱心义诊 等医养服务,将星星之火转为燎原之势。 在杨家河村,卫生院的流动诊疗车每月定期停靠在村头古槐下,签约家庭医生王成典正为老人们更新健 康档案,"街道创新推出的'医护上门'小程序,通过'一键'下单,不仅可配送基础医疗设备,还能深度融 合中医药康养服务,新增智能艾灸仪、中药汤包、穴位 ...
从“五床联动”看东营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创新
Qi Lu Wan Bao Wang· 2025-05-09 12:03
在河口区中医院的"五床联动"病房里,75岁的刘大爷刚结束心脏康复训练,护理员通过智能手环将他的 健康数据同步至家庭医生端,老伴则在"家庭床位"实时查看护理记录——这种"医、护、康、养、居"无 缝衔接的场景,正是东营探索医养结合新模式的缩影。随着"健康体重管理年"活动启动,东营正以"五 床联动"为支点,撬动养老服务从"生存型保障"向"品质化供给"跃升。 "五床联动"模式的核心难题,在于资金链的可持续性。东营通过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创新,为医养结 合"输血造血":参保人每月仅需支付15%的护理费用,剩余85%由医保基金和财政补贴分担。以刘大爷 为例,其脑梗后遗症康复每月费用约6000元,自付部分降至900元,极大减轻家庭负担。 为满足差异化需求,对此,东营尝试引入社会资本共建"医养联合体",例如,河口区中医院与蓝城集团 合作,将闲置的87张床位改造为普惠型康养公寓,推出"床位共享"模式:日间为术后康复患者提供医疗 服务,夜间转为养老照护。通过错峰使用,运营成本降低35%,入住费用控制在每月3200元以下。这 种"公建民营"的探索,既盘活医疗资源,又拓展盈利空间,为破解资金难题提供了新思路。 在牛庄镇卫生院,曾经的输液 ...
河南省医养结合机构电子地图上线 首批121家机构“掌上可查”
He Nan Ri Bao· 2025-04-26 23:29
4月25日,记者从省卫生健康委获悉,河南省医养结合机构电子地图近日已正式上线。首批上线的医养结合机构共121家,公众可通过"健康河南""河南老龄 健康"微信公众号的"便民服务"模块获取机构信息,并可直接导航、咨询。 作为人口大省,截至2024年年底,河南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超2000万人,社会对医养服务需求较大。然而,现有的医养结合机构存在信息分散、供需对接低 效等问题,老年人及家属常面临"找机构难、选机构难"的困境。 为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省卫生健康委以"健康河南"建设为抓手,开发出全省医养结合机构电子地图,旨在打通医养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电子地图提供医养结合机构等级、位置分布、特色服务(如康复护理、失智照护等)、机构规模及实景照片等信息,方便用户综合对比,同时提供智能导 航,一键跳转至地图导航,解决机构难找问题。 电子地图采用分层级分批次上线模式,首批上线的121家机构为国家级和省级示范机构、已定级机构或实践样板,后续将逐步覆盖全省所有医养结合机构, 并接入"豫事办"政务服务平台,提升服务覆盖面。 对群众而言,电子地图降低了信息搜寻成本。例如,郑州市民张女士通过电子地图快速锁定了某省级示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