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左权》雕塑
icon
Search documents
经典抗战雕塑:镌刻不屈的力量
Hai Nan Ri Bao· 2025-09-15 02:38
经典抗战雕塑: 镌刻不屈的力量 雕塑《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 雕塑《左权》。 雕塑《大刀进行曲》。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 张睿 指尖抚过抗战雕塑的肌理,仿佛能触到烽火岁月的温度——那些石头与金属铸就的形象,不是冰冷的艺 术品,而是鲜活的历史切片。它们或定格冲锋瞬间,或记录支援热忱,或镌刻苦难记忆,或延续精神火种。 循着"战场、后方、劫难、传承"的脉络,我们看到了雕塑背后中华民族永不屈服的精神力量。 战场冲锋—— 钢铁意志的瞬间定格 1932年淞沪战场的枪炮声、1940年太行山脉的硝烟,都被雕塑凝固成永恒。在"战场冲锋"的场景里,军 人的钢铁意志跨越时空,震撼人心。 平凡英雄的热忱书写 抗战时期,南洋华侨、乡村妇女、教书先生等群体,以自己的方式支援前线。雕塑呈现的"全民支援"场 景,藏着朴素的家国情怀。 1976年,雕塑家潘鹤与梁明诚创作的群雕《大刀进行曲》,灵感源自同名歌曲。两人走访数十位老兵, 得知"冲在前面的,有正规军,也有拿菜刀、锄头的百姓"。于是,群雕有了6个不同身份的形象:中间八路军 战士挥刀,气势如虹;左侧农民握刀、裤脚沾泥;一旁的妇女扛弹药箱,头发束起,脚步坚定。 该雕塑的妙处在于"互动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