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开放科学实现公平、可持续,还需越过多少障碍
开放科学,这一概念对于我国并不陌生。它是指通过开放可用、开放获取和开放重复使用科学知识,以提高 科学合作和信息分享水平,让科学与社会同步受益。3月28日,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开放科学国际论 坛"上,与会大咖借科技热点直面开放科学面临的困境,纷纷为开放科学发展建言献策。 本场论坛以"开放共享,促进国际科技合作"为主题。业内人士认为,如今的科技已不再是"单点突破",而 是"系统协同",是一个由算法、数据、算力、实验验证、产业落地共同构成的复杂生态。只有形成全球知识 共创,才能真正推动科技成为造福人类的力量。 科学,开放共享日益迫切 "开放科学作为一种全新的科研范式,正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一场深刻的变革,也成为应对全球挑战的关键手 段。人类社会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需要国际合作和开放共享。"中国科技部副部长陈家昌表示。 清华大学教授陈劲在论坛上同样表示,开放科学发展的必要性越来越迫切,因为我们面临全球可持续发展的 重要要求。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的问题,使科学突破单学科、单机制的限制,共同面对全球性挑战,更加 促进了开放科学发展的紧迫性。 科学,为何需要"开放"?自17世纪科学革命以来,人类社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