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香港粤剧帽饰老行尊的“幕后舞台”
Ren Min Ri Bao Hai Wai Ban·2025-03-28 21:20

踏入香港文化博物馆的粤剧馆,香港粤剧帽饰老行尊陈国源身着一袭镶着金线刺绣的唐装,搭配红色围 巾,显得精神抖擞。已逾鲐背之年,他依旧步履稳健从容。谈起馆内展出的粤剧帽饰与服饰,他神采飞 扬,声音洪亮。 被称为香港本地粤剧服饰"活字典"的陈国源,投身帽饰和服饰制作领域已逾60年。众多老行家相继息工 退隐,他仍在自己的"幕后舞台"上默默坚守。"演员在舞台上塑造角色,如果扮相不契合,就很难将角 色的独特气韵传递给观众。头饰与戏服不单是演员外在的装饰,更是角色灵魂的具象化体现。"陈国源 说。 陈国源的粤剧人生始于18岁。当年,他在香港普庆戏院旁以小贩为生,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得以进入戏 院工作,就此踏入粤剧世界。"最初,我只是戏班里一个'有食冇功'的新人(粤剧术语,指在戏班中只 吃饭学艺但不上台表演的演员)。"他回忆说,"那几年里,我偶尔能在舞台上饰演'兵仔'这类跑龙套的 小角色。"眼看演员之路前途黯淡,他毅然转向幕后,投身粤剧戏服与头饰制作。 在陈国源眼中,粤剧文化历史悠久,盔头与戏服的制作工艺是一门精细讲究的艺术。"戏班里处处都是 学习机会。"回忆刚入行时的情景,他坦言,自己制作帽饰的手艺大多靠自学,平日"多看、多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