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Ren Min Ri Bao Hai Wai Ban
icon
Search documents
中国首个海上碳封存项目累计封存二氧化碳破1亿立方米——把二氧化碳“锁”回深海
山东省东营市是国内二氧化碳驱油与封存装备种类较为齐全的区域之一,CCUS产业集群入选山东省级未来产 业集群。图为位于东营胜利油田的一处CCUS区块。刘智峰 摄(人民视觉) 破亿方!中国海油近期宣布,中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示范项目——恩平15-1油田碳封存项目累 计封存二氧化碳突破1亿立方米。 这是什么概念?据测算,减少的碳排放量相当于植树220万棵,也标志着中国海上二氧化碳封存技 术、装备和工程能力日臻成熟。"十四五"规划以来,中国加速推进海上二氧化碳封存与利用,系列示范 项目加速落地,打开绿色发展空间。 既实现二氧化碳封存,又驱动原油增产 在海底数千米深的地下岩层中,蕴含着丰富的油气资源,也潜藏着大量二氧化碳。 恩平15-1油田作为中国南海东部首个高含二氧化碳的油田,若按常规模式开发,二氧化碳将随原油 一起被采出地面,不仅对海上平台设施和海底管线造成腐蚀,还将逸散至大气,增加二氧化碳排放量。 今年5月,中国首个海上CCUS(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在该油田平台投用。 什么是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据了解,碳捕集技术是指从排放源捕获二氧化碳并进行收集、压 缩的过程;碳利用技术是指通过工程技术手段将捕集 ...
打造更具吸引力的国际消费目的地 “真金白银”这样投
财政部、商务部近日发布通知明确,将在全国选取15个左右试点城市,开展国际化消费环境建设工作。 中央财政对试点城市给予资金补助。 国际化消费环境,怎样建设?"真金白银"投向哪里?记者进行了采访。 着眼细节"精准滴灌" 建设国际化消费环境主要支持哪些城市?现有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重点支持对象。 2021年7月,国务院批准率先在上海、北京、广州、天津、重庆5个城市,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 设。从现实中看,这5个城市作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本身就是消费带动作用强、发展潜力大、境外旅 客较多的城市。 2024年,中国境外旅客入境消费占GDP比重约0.5%,而世界主要国家入境消费占GDP比重在1%到3%之 间,入境消费潜力巨大。商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五个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社会消费品零 售总额占全国比重超1/8,国家级示范步行街数量占全国1/4,中华老字号数量约占1/3,消费品进口占全 国比重达一半以上,离境退税销售额占全国比重七成左右。因此,提升入境消费潜力、打造国际化消费 环境,必然从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入手。 除此之外,试点城市范围还包括符合条件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及其他消费带动作用强、发展潜力大、境 外旅客 ...
云南丽江珐琅银器:银丝为骨,釉上写“诗”
谭志平在展会上向外国参观者展示产品"彩银之蓝"。受访者供图 谭志平设计的茶具作品"彩银之蓝",包含花朵、大象、孔雀等云南特色元素。受访者供图 本版照片除 标注外均为朱远灵拍摄 在银胎上"掐丝"。 谭志平(右)在伯父谭继成指导下为银胎"填蓝"。 裁剪银片,准备打制银胎。 在银胎上"焊丝"。 透明滴管中盛着翠蓝珐琅釉料,银壶表面是掐丝绘就的牡丹纹样。沾着颜料的手轻轻捧起壶身,谭志平 目光专注,如同手握银针的绣娘。"填蓝跟绣花一样,是个精细活。" 1976年,谭志平出生于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三川镇金官街的银匠世家,是"谭记银匠"第四代传人。他正 在制作的是掐丝珐琅银器。永胜掐丝珐琅银器已有800余年历史,集冶金、铸造、锻打、雕、錾、锤、 绘画、窑烤等多种工艺于一体,因器形优美、装饰繁丽远销缅甸、印度,成为茶马古道上的珍品。2021 年,永胜珐琅银器制作技艺(银胎掐丝珐琅器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 录。 "以银为胎,掐丝为骨,珐琅作魂"是谭志平制作珐琅银器的秘诀。烧制银器成型后,谭志平用极细的银 丝勾勒图案,这一步叫"掐丝"。"0.3毫米的银丝要18次弯折,才能勾勒出牡丹的美。"谭志平说,银丝 ...
“公园市集”,你打卡了吗?
近日,市民和游客在云南省昆明市翠湖公园内的市集上游览、购物。新华社记者 李溪岩摄 上海中山公园对口商品展销会单日销售额破万,北京地坛书市11天累计吸引读者55万人次,常德西洞庭 沙河嘉年华推出六大主题互动与消费券……"低门槛、强体验、高融合"模式的"公园市集"近期火热起 来,通过显著提升消费频次和客单价,吸引了不少消费者。 "公园市集的成功,在于打破了传统消费场景的局限,创造了自然与文化相融合的新型消费体验。如今 公园市集已不再满足于单纯的商品售卖,而是致力于提供多元复合的消费体验。"中央财经大学教授沈 建峰说。 公园市集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避免同质化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果市集只是出售常见 的首饰、纪念品,很难打动消费者。"沈建峰说。同时,运营成本高也是公园市集面临的难题之一。不 少市集除了要支付每天数百元的场地费外,还要承担搭设、人工、住宿、交通等成本。在社交媒体上, 不时有市集参与者发布"避雷"信息,反映出部分市集在品质把控上还存在不足。 面对这些挑战,挖掘地方特色成为公园市集持续发展的关键。"现代市集的特点是'青年力为主导''多元 社交',其可持续发展需要实现环保与商业间的平衡,推动传统市 ...
鼓励入境消费 “真金白银”这样投
中国对标国际知名城市,打造更具吸引力的国际消费目的地—— 鼓励入境消费 "真金白银"这样投 2021年7月,国务院批准率先在上海、北京、广州、天津、重庆5个城市,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 设。从现实中看,这5个城市作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本身就是消费带动作用强、发展潜力大、境外旅 客较多的城市。 2024年,中国境外旅客入境消费占GDP比重约0.5%,而世界主要国家入境消费占GDP比重在1%到3%之 间,入境消费潜力巨大。商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五个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社会消费品零 售总额占全国比重超1/8,国家级示范步行街数量占全国1/4,中华老字号数量约占1/3,消费品进口占全 国比重达一半以上,离境退税销售额占全国比重七成左右。因此,提升入境消费潜力、打造国际化消费 环境,必然从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入手。 除此之外,试点城市范围还包括符合条件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及其他消费带动作用强、发展潜力大、境 外旅客较多的城市。在资金分配方面,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每个城市合计补助2亿元,其他城市每个城市 合计补助1亿元。 "真金白银"怎么投?据介绍,"精准滴灌"是重要导向。 从财政部、商务部公布的《国际化消费环境建设 ...
前三季度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
人民日报海外版北京10月20日电(记者汪文正)国家税务总局近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三 季度,企业创新投入持续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反映出中国新质生产力发展步伐加快, 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结构性减税降费等政策助力企业创新投入持续加大。1—8月份,现行支持科技创新的主要政策减税 降费及退税达13336亿元。前三季度,中国企业购进研发和技术服务金额同比增长6.1%,研发投入力度 持续加大。 科技资源要素流动更加活跃。前三季度,作为科技要素整合和价值转化重要阵地的科研技术服务业 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2.3%,延续快速增长势头。科技含量较高的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 11.5%。 战略性新兴产业茁壮成长。前三季度,全国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5.2% 和9%,其中,计算机通信设备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等运输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通用 设备制造业同比分别增长13.5%、10.5%、9.9%和9.1%。伴随着中国加快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前三季 度,集成电路制造、机器人制造、无人机制造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7%、21.7%和69.8%,新兴产业持 续发展壮大。 数 ...
锐财经丨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
展现抗压耐压强大韧性 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 廖睿灵 前三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2%,这一经济增长水平在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 茅;经济增量达到39679亿元,同比多增1368亿元……国家统计局10月20日发布的2025年前三季度国民 经济运行数据显示,中国经济运行持续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发展态势。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环境中国经济运行情况如何?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表示,中国经济平稳运行的主基调没有改变。从经济增长看,前三季度国内 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2%,比上年全年和上年同期分别加快0.2、0.4个百分点;经济增量达到39679亿 元,同比多增1368亿元。 目前,内蒙古通辽市今年种植的近2000万亩玉米收获已过半,田间地头一派忙碌景象。图为通辽市 科尔沁区敖力布皋镇,农机手驾驶收割机把玉米装入卡车。新华社记者 连振摄 从就业物价看,前三季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2%,与上半年持平;居民消费价格指 数(CPI)同比略降0.1%,但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上涨0.6%,其中9月份上涨1.0%,涨幅连续5个 月扩大,反映了扩内需、促消费的政策成效。 从国际收支看,外贸展现强大韧性,货 ...
“丹青颂丰碑”主题书画展在京开幕
台湾书画家代表欧阳鲲带来国画作品《乙未战争》,为创作这幅作品他跑遍台湾各家博物馆考据乙未抗 战史实。"历史的伤痕不容忘却,我在创作时身负重大的使命感。"他说,"希望现在的年轻人能铭记抗 战历史,珍惜如今来之不易的和平盛世。" 本次展览由台盟中央两岸书画院联合《台声》杂志社、台湾中华画院、港澳台美协等单位主办。展览分 为三个部分:"诗铸神魂,墨颂丰碑""浴血洗礼,烽火涅槃""胜利之花,映照河山",展品涵盖抗战诗歌 墨宝、大型主题中国画等170余幅精品书画。(记者柴逸扉)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暨台湾光复80周年,由海峡两岸书画名家共同 创作的"丹青颂丰碑"主题书画展10月19日在北京台湾会馆开幕,来自两岸的近百位艺术家参加。 台盟中央副主席、全国台联会长郑建闽在开幕式致辞表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艰苦卓绝的伟大战争, 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在这场伟大抗战中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本次展览 聚焦抗战历史与台湾光复,生动呈现台湾同胞与大陆同胞并肩抗战、共御外侮的光辉历程,有助于深化 两岸同胞的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文化认同。 ...
乡村产业绘新貌
新华社北京10月20日电(记者胡璐)宁夏的盐池滩羊、黑龙江的有机富硒大米……10月19日落幕的第二 十二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琳琅满目的"土特产"展现出我国乡村产业的蓬勃发展。 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超过10万家,营业收入约18万亿元……"十四五"期间,各地探索发 展乡村"土特产",丰硕的成果绘就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 从田间到餐桌,农产品加工业提质增效—— 2024年我国粮食产量首次迈上1.4万亿斤新台阶,比2020年增产740亿斤。棉油糖产能持续提升,果菜 茶、肉蛋奶和水产品供给充足、种类多样。 乡村"土特产"融入精工巧智,端出餐桌万千风景。从水饺、汤圆、火腿肠等传统产品,到酸辣粉、茶饮 品等新兴产品频繁"出圈",各地持续推进农产品加工业提升,龙头企业加快发展。 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县级以上龙头企业9.4万家,以农产品加工为主业的企业占比超过八成。 做好融通文章,新业态、新产业不断涌现—— 云南咖啡、柞水木耳、延安苹果……近年来,各地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乡土产业,带动农村电商、乡村休 闲等新产业新业态方兴未艾。 乡村产业为脱贫地区持续发展注入内生动力。今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
中国新增22处国家重要湿地
近年来,我国组织实施湿地保护修复项目3700多个,新增和修复湿地100多万公顷。共指定国际重要湿 地82处、认证国际湿地城市22个、认定80处国家重要湿地和1205处省级重要湿地,初步构建起湿地分级 管理体系。 下一步,国家林草局将持续落实湿地保护法,着力推进湿地保护修复体系、调查监测体系和保护监管体 系建设,不断提升湿地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据新华社北京10月20日电(记者黄垚)国家林草局近日发布通知,将山西省山阴县桑干河等22处湿地列 入国家重要湿地名录。至此,我国国家重要湿地已达80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