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跨越时空的诗意课堂
Ren Min Ri Bao Hai Wai Ban·2025-03-30 23:02

首都师范大学的来华留学生课堂上,学生在展示古诗学习成果。 澳大利亚悉尼华夏文化学校艾麟老师(左二)在带着学生上课。 美国西雅图同乐中文学校古诗教学课件。 荷兰丹华文化教育中心张璠老师绘制的教学图。本文配图均由受访者提供 "今天教的这首古诗跟季节有关,请你们边看屏幕边用耳朵听一听,这是什么季节?" "是春天,因为我听到了雨声和鸟叫声。" 这是澳大利亚悉尼华夏文化学校一节中文课上,李轩老师和学生的对话。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唐代诗人 孟浩然的《春晓》。 如何让这些从小生长在海外的八九岁的学生理解1300多年前诗人的感悟,并不容易。李轩从季节切入, 配合视频,让学生跟着她"听到"春天、感受春天,进一步理解诗歌所描述的景象。 中国古诗词教学是华夏文化学校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据校长张晋介绍,学校用的教材是中国暨南大学 编写的《中文》,从第三册开始引入古诗学习,此后比重逐渐加大。老师们的古诗词教学节奏除跟着课 本之外,在学生启蒙阶段也会涉及,比如教学生背诵古诗词。 理解中国文化 为什么要将中国古诗词教学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张晋认为,在小学阶段,孩子们通过看古诗词视频, 在音乐、画面的加持之下可以感受中文之美;也可以将古诗词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