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专访张晓燕:盲目跟进大模型将陷入被动,中小企业可转向轻量化“小模型”创新
北京商报讯(记者 岳品瑜 董晗萱)"对于金沙江创投主管合伙人朱啸虎关于AI落地应用的观点,我是非 常认同的。"3月31日,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AI未来论坛"上,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清华 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副院长张晓燕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通用大模型的发展格局已逐渐明 晰,中小企业可更聚焦于场景化创新。 研究统计显示,当前,中国AI大模型呈现爆发式增长。从2023年8月仅有8个AI模型,至2024年12月已增 至302个。参数量方面,26%的模型规模超100亿参数。值得注意的是,凭借成本优势和高效特性,"小模 型"正逐渐展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张晓燕表示,中小企业在开发通用大模型方面面临财力、算力和资源的制约,若盲目跟进,可能陷入被 动局面。她建议企业可以立足于现有的大模型技术,聚焦于特定场景,开发轻量化的"小模型",如金融 客服、医疗诊断等垂直领域。这类应用不仅开发周期短、成本低,还能够快速验证商业价值,契合中国 市场灵活多变的竞争特征。 当然,在看好短周期应用的同时,张晓燕也警示,过度聚焦短期收益可能导致同质化竞争,削弱企业长 期竞争力。建议行业通过协作构建生态,例如高校提供技术底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