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火映红绿 瓷韵传千年(我与非遗)
Ren Min Ri Bao Hai Wai Ban·2025-03-31 22:52
刘鸿飞创作的《齐天大圣战神兵》瓷板画。陈庆辉摄 工艺 搓制颜料。张瑞摄 工艺 德州窑红绿彩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刘鸿飞在绘制红绿彩瓷器作品。受访者供图 工艺 德州窑红绿彩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刘宇在工作室内绘制红绿彩瓷器作品。本报记者 孙懿摄 德州窑红绿彩陶瓷首饰。受访者供图 在中国陶瓷艺术的历史长河中,有这样一种瓷器——它的出现,恰似在单调的黑白画卷上晕染出第一抹 绚丽的色彩,为彩瓷的发展铺就基石。它,就是诞生于宋金时期的红绿彩。 古老的大运河畔,德州窑的匠人们汲取宋代写意画艺术手法和北方民间年画的养分,在经1300℃左右高 温烧成的单色釉瓷器上,用毛笔蘸红、绿等彩料勾画纹饰,再入窑以800℃左右二次烧制完成。这种技 艺,开创了中国釉上陶瓷彩绘的先河。 在"非遗进校园"活动中,刘宇给孩子们讲解德州窑红绿彩文化和技艺。陈庆辉摄 工艺 经过二次烧制开窑时的红绿彩瓷器。受访者供图 春日大运河德州市德城区段一瞥。张瑞摄 德州窑红绿彩博物馆的红绿彩瓷器作品。张瑞摄 留学生体验德州窑红绿彩彩绘。陈庆辉摄 宋金时期德州窑红绿彩瓷俑像。陈庆辉摄 0:00 时间的指针拨转至今天,坐落在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的德州窑红绿彩博物馆中,一组身着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