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探秘星辰大海关乎你我
Ren Min Ri Bao Hai Wai Ban·2025-04-06 22:15

"下五洋捉鳖"的难度不亚于"上九天揽月"。为我国深海探测立下汗马功劳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日前迎 来升级改造,将有力支撑深海资源环境的调查研究工作;受蝙蝠鱼启发,我国科研团队让小型机器 人"漫步"万米深海,为深海探索带来更多可能;国内首款碳—14核电池"烛龙一号"工程样机诞生,有望 在海洋深处支撑科研任务;我国自主研制的世界最大直径高铁盾构机"领航号"在沪渝蓉高铁崇太长江隧 道掘进突破5000米,高铁有望穿越长江不减速。 经常有人问:"投入巨大,我们为什么还要上天入海?"近期的科技创新成果,或许有助于回答这个问 题。 遥远的星辰大海,不尽的科学探索,其实都和我们有关。发射十几个小时后,我国卫星地面接收站就成 功接收"四维高景三号"02星回传的首批卫星影像数据;谷神星一号火箭在5天内成功发射14颗卫星,为 气候监测、防灾减灾等提供重要数据支撑;基于嫦娥六号月背样品,科研人员得以确定月球上迄今最古 老、最大的撞击遗迹——南极地区的艾特肯盆地形成于42.5亿年前。这些前沿科技成果不仅极大拓展了 人类认知,还积极服务国计民生。 同样,在深海、深地领域,一组组令人振奋的数字,一项项落地见效的成果,成为国家重大科学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