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向深空再出发(记者手记)
Ren Min Ri Bao Hai Wai Ban·2025-04-06 22:15
"同时看到嫦娥五号、六号取回的月球正、背面月壤,非常自豪。" "古人望月抒怀,我们揽月而归!" "每一件展品都是中国航天人的军功章。"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的"九天揽月——中国探月工程20年"展览现场,人们围在一件件展品前,发出阵 阵赞叹。 当记者走进以蓝色为主色调的展厅,犹如飞翔在神秘浩瀚的宇宙。一件件展品、一张张照片、一帧帧影 像,通往几代航天工作者用奋斗铺就的探月之路。 绕月—— 2007年,嫦娥一号成功实现绕月飞行,获取首幅全月图。如今,这幅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全月球影像 图,就在眼前。这张照片不仅有月表图像,还呈现了月球的地形地貌数据,成为了当时世界上公布的月 球影像图中最完整的一张。 落月—— "广寒宫里有嫦娥,也有玉兔啦!"一位前来参观的小朋友指着嫦娥三号与"玉兔号"月球车的一组图片, 兴奋不已。 2013年,嫦娥三号携"玉兔号"月球车成功着陆月球。随后,"玉兔号"月球车分离到月球表面,移动到合 适位置后,和嫦娥三号着陆器互为"摄影师",为对方拍下珍贵的"月球打卡照"。 揽月—— 透过放大镜、显微镜,参观者可以仔细查看来自38万公里外的月壤岩屑、粉末。 2020年,嫦娥五号达成月球采样返回的壮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