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厂的AI宿命,快手们不信AGI
KSHTYKUAISHOU(KSHTY) 搜狐财经·2025-04-11 09:21

文 |硅基研究室 kiki 2022年7月,在一场会议上,快手CEO程一笑问高管:"为什么快手的用户规模是抖音一半,但商业化收入只有它的五分之一"?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程一笑的这一「灵魂之问」某种程度上是中厂们的集体困惑,但在AI时代,似乎风向变了。 进入2025年,挤进了盈利大门的中厂开始频繁对外丢出「AI新牌」,在财报中也讲起漂亮的AI商业化故事。 靠着可灵在视频生成赛道卷出来的快手,在近期财报电话会上宣称可灵累计收入已破亿;大模型企业的「投流战」意外让B站成了第一批靠大模型赚到钱 的公司之一,另一边的美图、知乎也借AI重塑自身业务。 Meta CTO Andrew Boswort曾谈到当下的AI竞争浪潮:"那些曾经搭乘过技术进步浪潮的公司这次不一定会胜出,因为AI还有足够的空间容纳新参与者。" 新的问题是,从移动互联网到AI,在巨头和初创公司夹击下的中厂们能成为新时代的赢家吗? 1、谈AI,得先上岸 与被聚光灯瞩目下的腾讯、阿里和字节不同,在大模型竞争早期,中厂们选择集体「隐身」——无论是底层模型的发布节奏,抑或是AI原生应用的布 局,中厂对AI的态度明显「谨慎」很多。 • 2023年,在大厂和初创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