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从“生命水”到“幸福河”

探访东深供水工程起源地 从"生命水"到"幸福河"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侯颗 自广东东莞报道 吃过午饭,广东省东莞市清溪镇居民陈静,穿上蓝绿色志愿者马甲,沿着石马河旁的步道开始巡河。正 是春暖花开的时节,河边绿树萦绕。作为镇里的巡河志愿者,陈静已完成了1000多个小时的志愿工作。 不知不觉中,清理河道垃圾已成为她生活中的一部分。"见证了这条河从鱼虾绝迹的臭水沟到如今水清 岸绿的转变,我们更要好好珍惜它、保护它。"陈静说。 图为流经东莞清溪镇长山头村的石马河沿岸。侯颗 摄 石马河的自然流向是从南到北注入东江,为了将东江水引入香港,工程建设者在石马河上建成8个梯级 抽水泵站,力争"要高山低头,令河水倒流"。在那个缺机械、少技术的年代,面对工程时间紧迫、施工 面大、技术要求高的难题,建设者们通过人工开挖、肩挑背扛等方式,开山劈岭、凿洞架桥、修堤筑 坝,形成了激励一代又一代水利人的"东深精神"。 随着香港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口不断增长,为满足香港、深圳和东莞等地日益上升的用水需求,东深 供水工程先后经历三次扩建、一次改造。改造后,工程从首期的83公里变成68公里,抽水泵站由8级变 成4级,实现了清污分流,供水的量和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