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碳索”到关税:鲍磊伟阐述巴斯夫在华策略与行业趋势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林典驰 实习生林绮蓓 深圳报道 鲍磊伟:巴斯夫的核心目标在于通过颠覆传统化工模式,用回收再生材料、生物质替代化石原料。比如 新开发的PBT聚氨酯工艺,采用ANC生物质技术,显著降低了碳足迹。 我们在生产端同步推进绿色升级,国内基地全面使用绿电,从源头减少范围一、范围二碳排放。材料研 发上重点调整价值链,用低碳足迹原料替代原生材料,比如PA66、PPU这些项目已相继推出。 在全球绿色转型浪潮下,化工巨头巴斯夫动作频频。 近期,CHINAPLAS 2025国际橡塑展在深圳举行,巴斯夫特性材料更多展示的是与客户共创的回收材料 应用案例。当中包括化学回收技术将废弃聚酰胺66转化为裂解油,制成碳足迹极低的新材料;另一项是 与安全鞋企业尊王合作,将废弃聚氨酯(PU)材料回收并制成新产品。这些案例证明,减少化石原料 依赖、推动循环经济是可行的、有价值的。 在这期间,包括21世纪经济报道在内的多家媒体采访了巴斯夫亚太区特性材料部高级副总裁鲍磊伟。 鲍磊伟出生于苏格兰,在新西兰长大,1986年加入巴斯夫,历任巴斯夫中国区精细化学品部部门负责 人、巴斯夫亚太区营养与健康部副总裁等职位。在长达1个多小时的采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