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办人形机器人马拉松到底有何意义
"我们经常开玩笑'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这样才能看到机器人的真实水平"。近日,上海卓益得机器 人有限公司创始人、上海理工大学教授李清都在接受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采访时如是说,机器人跌跌撞 撞的情况真实呈现出来,这就是正视问题才能解决问题。 4月19日,北京亦庄半程马拉松暨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引起全球关注。20支参赛队伍中共有 六支参赛队伍完赛,其中,来自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的天工用时2小时40分42秒成功夺冠,松延动 力小顽童队获得亚军,李清都公司的行者二号队获得季军。 赛道即考场,此次人形机器人半马的赛道设计堪称"魔鬼级"。21.0975公里的赛程中,9°的坡度挑战着 机器人的平衡极限,6个左转道与8个右转道的频繁转向对运动算法提出严苛要求,而全程无折返的线性 路径则考验着机器人的续航与实时决策能力。 与此同时,本次比赛也出现了"跌倒"名场面,引发热议。从实验室走向真实赛道,是宣传视频里高大上 的机器人"现出原形"了吗?举办人形机器人马拉松的意义到底是什么?通过这次实践,能够对人形机器 人行业发展带来哪些促进作用?机器人应该做哪些工作才能成为帮助人类排忧解难的"生产力"? 为此,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