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深圳就能造出完整的机器人” 对话AIRS刘少山谈深圳具身智能如何良性“进化”
近些日子,深圳人形机器人很忙——刚与千万粉丝的"甲亢哥"斗完舞,又闪现北京,组团亮相全球首场 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陈思琦 深圳报道 政策面上,除了出台具身智能机器人三年行动计划、设立100亿元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基金,深圳还 承诺"应开尽开",全年再开放市政环卫、应急救援、大模型辅助医疗、医疗康养等100个应用场景。 刘少山:从产业链角度看,具身智能机器人的上游是芯片、电机、电池等核心零部件,中游是AI大模 型,下游是应用场景。 上游是一个相对"安稳"的赛道,机器人与新能源智能车的上游零部件供应链重合度很高,我们预估有 80%以上,这些零部件企业有强大的下游汽车场景做支撑,即使没有大力度的政策扶持,也能发展得很 好。中游AI大模型方面,DeepSeek等产品的横空出世,明显缩小了我国与全球水平的差距,目前已是 并跑状态。 在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AIRS)具身智能中心主任刘少山看来,深圳发展具身智能产业的 最大优势是产业积淀深厚,不仅集聚许多核心零部件企业,"不出深圳就能造出一套完整的具身机器人 产品",在扫地机器人、割草机器人等专用领域已有技术积累的企业也纷纷切入具身赛道,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