釉色密码
Ren Min Ri Bao·2025-04-25 21:50
铺洒渌江两岸的早春斜阳穿过窗棂,在案头素坯上投下细碎光斑。素坯泛着象牙白的光泽,仿佛等待泼 墨的宣纸。 她叫陈利,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醴陵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此刻,陈利正将羊毫浸 入青花料碗,笔锋在碗沿轻旋三圈,甩去多余水分——这个动作得自父亲陈扬龙的真传,能让釉料均匀 渗透胎骨。笔尖接触素坯的瞬间,钴蓝在素白天地间洇出萱草初绽的轮廓,像一抹淡墨在宣纸上苏醒。 我注意到她悬腕的姿势格外稳当,宛如扎根在岁月深处的一株老梅。她与釉下五彩瓷30多年厮磨的光 阴,在笔尖凝成半毫米的色层。 "薄施淡染的秘诀,在七分水三分色。"她说话时笔锋未停,青料在清水引导下自然扩散,花瓣的肌理渐 次浮现。这令我想起南宋《蚕织图》里缫丝女的巧手,同样是游走在有形与无形之间。她又耐心诠释着 蜚声陶瓷界的"薄施淡染":在原来釉下色料中加大水的成分,着色时颜色随水沁入坯胎,通过浓淡的反 复操作,将釉下色料与泥料融为一体。这一技法是她父亲一生心血的结晶,她用半辈子工夫挖掘、整理 和完善,绘制的图案层次更丰富,色彩也更润泽。如果说传统醴陵瓷的装饰风格是厚重的,"薄施淡 染"的作品则是莹润通透、淡雅清新,像最上等的宝玉。 醴陵泥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