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千年泥塑绽新彩(我与非遗)
Ren Min Ri Bao Hai Wai Ban·2025-04-25 23:01

合 坯 胡新明在进行合坯。 本报记者 高 炳摄 翻 坯 胡新明在进行翻坯。 本报记者 高 炳摄 粉 洗 胡新明在给泥塑进行粉洗。 本报记者 高 炳摄 六营村"坐虎"彩绘泥塑。 凤翔区委宣传部供图 上 色 陕西新明泥塑工坊员工在给泥塑上色。 凤翔区委宣传部供图 凤翔泥塑中的经典造型"坐虎"。 本报记者 高 炳摄 十二生肖造型泥塑。 本报记者 高 炳摄 扫码观看视频 仲春时节,驱车前往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城东的"泥塑第一村"——六营村,还未到村口,一尊20多米高 的巨型"泥塑坐虎"便映入眼帘。 仔细打量,虎身色彩鲜艳,双目炯炯有神。"虎,是凤翔泥塑中的经典'主角'。"60岁的胡新明笑言,"它 护佑着西府百姓,穿过了2000多年的历史长河。" 胡新明是凤翔泥塑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从11岁学"泥耍活"开始,他与凤翔泥塑结缘已有半个世 纪。 凤翔,地处关中西部,古称"雍",是周秦文化的发祥地。"从某种程度上说,凤翔泥塑与秦始皇兵马俑 同宗同源。"在胡新明看来,"经典的虎面造型,也与周秦青铜器的兽面纹高度相似,散发着狞厉之美, 可见其渊源颇深。" 时空流转,这种传承千年的手工艺至今仍流行于民间,见证着这方土地上的婚丧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