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这家医院的康复科管得有点儿“宽”(退病录·走近医务社工②)
Ren Min Ri Bao Hai Wai Ban·2025-04-28 22:57

医务社工带着小朋友们进行户外社会沟通与交往能力训练。中国康复研究中心供图 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度过了漫长的脑梗死恢复期后,53岁的马亮可以行走了,但日常生活还离不开轮 椅。在回老家前夕,他收到了一份居家无障碍改造清单。 坐便器旁边的墙上应安装扶手;洗漱池下方通水管最好埋于墙内,以方便乘坐轮椅时腿能够伸进去;手 持喷头的高度一般在70—80厘米,坐轮椅伸手可及;门应设计为推拉门,其次可考虑折叠门,不建议平 开门和弹簧门……从入户空间到阳台,从电源插座到通道,这份清单都给出了详细的改造方案,给马亮 今后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按照我们的建议,患者在当地找施工团队就能把家改造成适合自己的环境。"建议的设计者、社会职业 康复科医务社工叶晓彬表示,"提供无障碍改造,只是我们工作内容的一部分。"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社会康复科成立于198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个从事专业社会康复的部门,也 是目前全北京所有医务社工部门中唯一一个一级业务部门。在医院的组织架构中,科室定位为"康复治 疗科室"。经过30多年的发展和经验积累,该科已形成了一套完善的以社会康复为特色的医务社会工作 服务体系,得到了社会的高度肯定。本报记者日前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