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短的负面清单意味深长
Sou Hu Cai Jing·2025-04-28 23:12
清单缩短并非单纯做减法,其背后恰恰是政府治理能力在做"加法"。新版清单坚持"全国一张清单"原 则,明确要求各地区不得另设清单,从根源上遏制了"隐性门槛"和"玻璃门"。同时,事权法定、监管协 同等制度设计,推动管理方式从事前审批转向事中事后监管。这种转变既需要勇气——敢于破除既得利 益藩篱,更需要智慧——用法治化、标准化手段筑牢风险防控底线。正如清单中保留的469条全国性措 施,精准聚焦国家安全、生态红线等领域,体现"放得开"与"管得住"的辩证统一。 毫无疑问,经过新一轮的调整,负面清单制度已从初创探索步入成熟定型阶段。但改革只有"进行时"没 有"完成时",如何进一步清理跨境投资、数据流动等新型准入壁垒?怎样通过数字技术实现清单动态监 管?这些问题仍需在实践中求解。值得关注的是,新版清单首次将外商投资准入措施与国内市场准入体 系并轨,这预示着中国正以更高水平开放推动内外循环协同发展。 □ 胡 波 4月24日,《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5年版)》正式发布,这是我国自2018年首版清单以来的第4次修 订。新版清单事项数量从2022年版的117项压减至106项,全国性管理措施缩减17条,地方性措施更是从 36条锐减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