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环保账单”:吃不完的白米饭竟藏着甲烷减排的关键?
2 1 Shi Ji Jing Ji Bao Dao·2025-04-30 11:51
近日,由绿色创新发展研究院(iGDP)等单位举办的"甲烷减排的味蕾密码:减少食物损失和浪费"主 题讨论会在北京举行。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雷椰 实习生刘宇博 北京报道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你可知碗里剩下的白米饭,其背后还藏着"环保账单"?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数据显示,全球每年约三分之一的食物被浪费或损失。其中,食物损失主要产 生于生产、储运等环节,全球每年从生产到零售环节的粮食损失可达13.9%,每降低1%损失率,相当于 增产2700万吨粮食,可满足7000万人一年需求。 目前我国已经出台了相关的政策。王灵恩介绍,自2021年中国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 中国成为全球第四个将反食品浪费立法的国家。目前,已有29个部委建立联动机制,今年将重点推进全 产业链反食品浪费统计机制建设与白皮书发布。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王灵恩在讨论会上介绍,我国粮食全链条损失率达8%,其中 生产和收获环节占到损失和浪费的27%,储存、运输占33%,消费占31%。稻谷、小麦、玉米三大主粮 产业链损失率分别为26%、16.7%、18.1%,其中稻谷浪费量居首,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甲烷,使稻谷成 为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