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水有术 迅流无滞(文化中国行)
Ren Min Ri Bao·2025-05-02 22:01
京杭大运河从浙江杭州北上,一路蜿蜒。历史镜头里,大运河舳舻千里,漕运繁忙,是沟通南北的重要 水脉。 "明初,大运河山东济宁到临清段的地势高,河道浅,难以承载大船通行。"东平县水利局党组成员王启 志介绍。明代迁都北京后,因南粮北运、物资运输、人员交流的需要,重新疏浚大运河被提上日程。 彼时,重任落在工部尚书宋礼的肩上。宋礼征调民众和大批能工巧匠,大规模疏浚河道。河道宽了,可 济宁南旺段的一道"水脊"成了"拦路虎"。 图为不同视角下的戴村坝。 泰安市水利局供图 图为不同视角下的戴村坝。 泰安市水利局供图 大汶河上,石坝横卧,积水成势,白浪成瀑。位于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的戴村坝,历经600多年风雨, 岿然不动,水声依旧。 2025年3月,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公布首批黄河水利遗产名录,位于黄河下游支流大汶河上的戴村坝 入选。同时,作为京杭大运河南旺分水枢纽的要件,戴村坝也是大运河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遗产点 之一。 "八百斛之舟迅流无滞",历史上,戴村坝拦河蓄水,引大汶河之水流向大运河,助力一水贯通南北,漕 船往来不绝,发挥了防洪、航运等积极作用。 大坝如何打通运河堵点 从地势走向看,京杭大运河从平坦的江南水乡北入山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