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美大豆暗战升级:阿根廷“套牌”产业链遭区块链溯源一网打尽
Sou Hu Cai Jing·2025-05-03 21:57

中美贸易摩擦持续七年,美国大豆对华出口关税仍高达35%。为绕开壁垒,美国企业与阿根廷中间商合谋上演"狸猫换太子":先将大豆 低价卖给阿根廷,再套用阿方产地证明出口中国,差价利润双方平分。仅2024年,这类"洗豆"贸易就让阿根廷对华大豆出口量暴增 217%,而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同期美对阿大豆销售激增340%。 这种"曲线救国"看似聪明,却低估了中国监管技术的迭代速度。2025年初,中国海关上线"区块链跨境溯源平台",要求进口商提供种植 地经纬度坐标、收割机编号甚至运输船舶的实时定位。更致命的是,基因检测技术能通过大豆蛋白质标记,精准识别产地气候特征,误 差率低于0.01%。 被扣大豆背后,是一场持续百年的全球农产品贸易暗战。20世纪初,欧洲商人就曾将俄国小麦贴上加拿大标签逃避关税;21世纪,东南 亚棕榈油商通过混装手段规避欧盟环保标准。但如今,中国的科技监管体系正重塑游戏规则。 这套组合拳下,不仅30万吨"假阿根廷大豆"现形,20万吨冒充巴西货的美国大豆也被拦截。美国大豆库存随之飙升至2474万吨,创二战 以来最高纪录,中西部农场主被迫以低于成本价30%抛售。 夹在中美之间的阿根廷,正在短期利益与长期信誉间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