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戈壁滩上,给绿电建起“临时宿舍”(经济新方位·新产业里的年轻人)
300832SNIBE(300832) 人民日报·2025-05-04 21:52

甘肃玉门,祁连山下,戈壁滩上,深蓝色的光伏面板铺展绵延。两人多高的面板旁,一个红色身影穿梭 其间、不时停驻。他是田玉鑫,中国石油玉门油田新能源电站运维工程师,正手拿热成像仪,给几块重 点面板做"体检"。 析数据到检查设备、排查故障,业务专家和骨干都会带着他实践操作。轮岗是一场深度学习之旅,田玉 鑫收获颇丰:"时刻都要保持把问题解决的态度。" 很快,轮岗成效在实践中被检验。2023年刚转正、定岗,田玉鑫就被派往逸宁光伏电站建设现场。酷暑 中,年轻人初尝"苦头":在戈壁滩上吃住3个多月,白天,调试设备、对接厂家、开展试验;晚上,为 了确保不出差错,和同事轮流值班,刚开始没有床,干脆扯个垫子睡地上……最忙的时候,大家连续奋 战57个小时。 终于,伴随着"刺刺"的电流声,隔离开关上蓝色的弧光进入眼底,第一缕绿电顺利发出。当时的场景, 田玉鑫记忆深刻:"电站建成投运,正式并网!" 动作熟练、神情专注,身上明显有户外日晒的痕迹,看着像个老员工,田玉鑫却是个00后。2022年从兰 州工业学院毕业后,他来到这个80多岁的"老油田",逐渐成长。 巡检完光伏板,他又向前走。不远处,30多个13米长、2米多宽、近3米高的"集装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