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394号文落地:全国统一电力现货市场格局加速成型
Sou Hu Cai Jing·2025-05-06 02:51

以山东为例,其现货市场通过设定合理价格限值、建立容量补偿机制,已在2023年迎峰度夏期间验证了市场保供能力——高峰电价激励煤电增 发270万千瓦,独立储能顶峰放电能力充分释放,用户侧移峰电量达200万千瓦。 分布式储能将迎来爆发式增长,尤其是工业园区、数据中心等高耗能场景。 例如,西北地区的储能项目可通过省间通道向东部缺电省份放电,优化资源配置。 据预测, 2025年国内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将突破80GW,现货市场建设将带动万亿级投资涌入储能、电力IT、智能电网等领域。 1、发电侧:从"计划电量"到"市场博弈" 2、用户侧: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决策" 以广东为例,其2025年电力交易规模预计达6500亿千瓦时,其中年度交易规模3800亿千瓦时,采用"基准价+上下浮动20%"的灵活定价机制。 以湖北、浙江等先行省份为例,工商业储能项目的静态回收期有望缩短至5-6年。 3、新兴主体:虚拟电厂、储能的"制度红利" 上海某虚拟电厂平台已接入1.2GW可调资源,通过参与实时市场实现年收益超5000万元。 1、发电企业:从"产量思维"转向"报价策略" 2、用户企业:从"成本中心"到"价值创造" 3、储能企业:从"政策套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