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茨VS巴菲特:科技富豪为何掀起"去家族化"捐赠潮?
Sou Hu Cai Jing·2025-05-09 12:05
更令人震撼的是其子女继承方案。尽管1%比例看似微薄,但每位子女仍将获得约5.4亿美元。盖茨对此的解释颇具哲学意味:"巨额遗产会阻碍他们寻找人生 意义。"这种理念源于其成长经历,微软创业时期的车库文化,塑造了他对财富工具性的认知。 巴菲特著名的"滚雪球"理论同样应用在慈善领域。他建立的信托基金计划延续百年,子女担任顾问而非直接决策者。这种模式确保了慈善事业的持续性,但 也引发"财富控制权未真正转移"的质疑。毕竟,伯克希尔仍由巴菲特家族牢牢掌控。 "如果我留给子女100亿美元,等于剥夺了他们的人生意义。"比尔·盖茨这句惊世骇俗的宣言,彻底颠覆了传统富豪的财富传承逻辑。当这位微软创始人宣布 子女仅继承1%遗产时,他不仅挑战了"富不过三代"的魔咒,更与"股神"巴菲特形成鲜明对比——两位顶级富豪的捐赠模式,正引发全球对财富传承的重新思 考。 盖茨的"激进式"捐赠:62%财富充公计划 比尔·盖茨的财富观堪称科技富豪中的"激进派"。他最近在奈飞纪录片中公开支持对富豪加税,甚至表示愿意放弃62%的个人财富。这种"自我革命"式的表 态,与其基金会25年后关闭的计划形成呼应——盖茨选择在自己有生之年将千亿资产"清零"。 相比之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