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豹变”100年:萧条与繁荣轮回背后,美联储的创伤后遗症
Sou Hu Cai Jing·2025-05-11 03:36
1930年6月的纽约,黄昏的余晖洒在大街上,整个城市笼罩在一种幽暗的暮色中。一位穿着得体的年轻人,面容失落,慢慢地从百货大楼走出,嘴里不断 嘀咕着:"连个保洁员都需要学士学位……" 在这场危机爆发后的两年里,作为美国"中央银行"的美联储做出了一个极其愚蠢的决定——收紧货币政策,直接导致了美国经济的彻底崩溃。尽管如此, 进入80年代后,美联储的反应则变得更加迅捷和精准。若要追溯美联储这一变化的根源,我们需要揭开背后隐藏着的一段"美利坚的剧变"的序幕。正是在 这段历史中,白头鹰的财富分化和美国经济的百年困局逐渐显现。 美联储的建立并非一开始就具备如今的权力和影响力。1913年,美国通过了《联邦储备法》,决定在全国设立12家区域性储备银行,共同治理美联储。纽 约联储因背靠华尔街,成为规模最大、专业性最强的一家。当时,华尔街的金融大佬们齐聚一堂,邀请本杰明·斯特朗担任第一任纽约联储行长,但斯特 朗却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他认为,美联储的工资实在太低,年薪仅有30,000美元,而他自己每年的房租就接近15,000美元。再加上他那位富裕的岳父认为 这是一个毫无前途的职位。 不过,在大佬们的不断劝说下,斯特朗最终在1914年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