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无论美联储怎么做,鲍威尔都是输
Hua Er Jie Jian Wen·2025-05-11 04:54

"完全正确的做法就是什么也不做,因为不管怎样这都将是一个错误"。 值得一提的是,考虑到历史上美联储的"迟滞"基因,美媒颇具反讽地评论到: "如果特朗普给鲍威尔贴上的"为时已晚"(Too Late)标签成为现实,他也并不孤单... 毕竟,美联储领导人在调整利率时的犹豫不决已成历史常态。" 从历史上看,美联储领导人常因在利率调整上显得犹豫不决、行动滞后而饱受诟病。 无论是上世纪70年代,亚瑟·伯恩斯在滞胀幽灵初现时未能及时收紧银根;还是90年代,艾伦·格林斯潘 对互联网泡沫的反应迟缓;抑或是本·伯南克在2008年金融海啸前夕,将次贷危机轻描淡写为"可控", 且未能先发制人地降息。 这些案例共同指向一个规律:在缺乏压倒性数据证明行动的必要性之前,美联储往往倾向于观望。Dan North总结道: "回顾70年代以来的历史,美联储在政策周期的两个拐点上几乎总是迟到... 不少经济学家认为,面对这种"双输"局面,鲍威尔此刻只能按兵不动。安联贸易北美高级经济学家Dan North表示: 在美联储的双重使命——充分就业和低通胀——同时受到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威胁的背景下,鲍威尔正 面临一个近乎无解的"双输"局面:无论他掌舵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