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长期维持低利率的可能性分析
Sou Hu Cai Jing·2025-05-11 18:40

债务周期的约束也使得低利率成为必然选择。目前,中国家庭、企业和地方政府的杠杆率处于较高水平,债务驱动的增长模式逐渐难以为继。高杠杆意味着 高偿债压力,为了避免债务危机的爆发,维持低利率可以降低债务成本,减轻各部门的偿债负担。以地方政府为例,在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积累了大量债 务,低利率环境有助于缓解其财政压力,确保项目的顺利推进和债务的可持续性。 货币政策的导向同样明确指向低利率。2024年,中国人民银行多次实施降准降息操作,推动市场利率下行。进入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适时降准 降息",释放出强烈的政策信号。货币政策的适度宽松旨在为实体经济创造更加宽松的流动性环境,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刺激投资和消费,促进经济的稳定 增长。通过降低利率,企业可以以更低的成本获取资金,扩大生产规模,增加就业机会,从而推动经济的复苏和发展。 当然,中国长期维持低利率也面临一些潜在风险和挑战。通货膨胀风险不容忽视,如果货币宽松过度,可能引发物价的快速上涨,从而迫使央行收紧货币政 策,提高利率。国际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也会对中国利率产生影响,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利率波动、贸易摩擦以及地缘政治冲突等,都可能改变中国的外部经 济环境,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