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新规:虚拟伙伴进校园,是减负还是增负?
3 6 Ke·2025-05-13 00:26
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于近日正式发布《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指南》(2025版)》(以 下简称《指南》)。不仅明确了学生学什么、怎么学,更对怎么保障、如何实施明确了方向。尤其是家 庭、社会机构和校外资源该怎么配合,确保 AI 教育既安全又落地。本文一起来探讨个中细节。 AI抓娃娃,一个都不能少 从政策看,AI 教育是「刚需」。《指南》指出,人工智能通识教育的目标是普及技术原理、应用场景 和伦理安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核心素养。这背后有两个关键信号:一是 AI 技术正加速渗透各行 各业,未来职场对 AI 技能的需求将「井喷」;二是教育改革需要跟上时代步伐,培养能适应智能社会 的「新质人才」。 但更重要的是,AI 教育不是「教编程」那么简单。它更像是一把钥匙,打开学生理解技术与社会关系 的大门。比如,通过 AI 工具分析数据,学生不仅能提升逻辑能力,还能学会如何用技术解决现实问题 ——AI不再是「高冷」的概念,而是触手可及的工具。 整篇《指南》从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培养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体系共分五个部分,后两者占据一半 以上的篇幅,建议校方以及校外机构重点研读。 先来看基本原则。其中一条强调:「主动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