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造车到造“脑”,理想AI无人区的拓荒法则
理想VLA司机大模型,其发展呈现清晰的进化轨迹。昆虫动物智能阶段:通过机器学习感知配合规则算法的分段式辅助驾驶解决方案,需要有既定的规 则,同时依赖高精地图,类似蚂蚁的行动和完成任务的方式;哺乳动物智能阶段:端到端阶段通过大模型学习人类驾驶行为(类似马戏团的动物),但其对 物理世界的理解并不充分;人类智能阶段:VLA阶段可实现类似人类观察世界的方式,VLA拥有自己的脑系统,不仅能看到物理世界,更能进一步理解物 理世界,可以像人类一样去执行一些复杂动作。 在理想汽车看来,VLA不是突变的过程,是进化的过程。端到端是VLA的基础,这个过程没有捷径。"如果规则算法都做不好,根本不知道怎么去做端到 端;如果端到端没有做到相应的水平,那你连VLA怎么训练都不知道。" 在人类与VLA的合作模式上,理想提出了一个形象而贴切的比喻 ——类似人与司机关系。人们如何与司机沟通,就可以如何与司机Agent交流。"我们只有 让它变成一个真正的司机,它才是一个生产力工具,不只是一个辅助工具。"李想以"雇佣司机"类比,这一逻辑揭示了VLA的商业本质,它不是技术的堆 砌,而是重构AI生产力的范式。它表明,AI 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技术产物,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