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心“扣钱”而去买银行股,为何说公募基金不可能这么做?
Sou Hu Cai Jing·2025-05-15 04:02
原因之一,各位看看银行股的位置,尤其是大型银行股,因为有汇金公司的持续买入,当前的位置虽然不能说过高,但是已经相当不低 了,或者我看到有些专家说,银行股多少都有点泡沫了,说简单点,这个时候为了达到基准考核,去买银行股无形中就等于给自己挖了 一个坑,现在银行股还真愁没人买呢,这样的话高位的筹码如何兑现呢? 原因之二,对大多数的公募基金经理而言,来到这个市场,既然选择了主动权益基金,那么就有信心跑赢市场基准,主动权益基金的核 心就是要在承担高风险、高波动的情形下,来创造比较高的收益,这个收益肯定是远远超越沪深300的,你去看看过去创造了比较好的 收益的基金,有几只是通过买银行股获得超额收益的?仅仅从这点来讲,大多数基金经理以前不买银行股,未来即便是基准考核了,也 不会去买银行股的,除非银行股的位置很低了,确实有交易的价值,那就另当别论了。 原因之三,现在对公募基金的考核虽然说比过去要严格多了,尤其是对连续三年业绩低于基准的,实际上这个也改变不了主动权益基金 创造收益的属性,既然是对连续三年时间的考核,这对公募基金来说,比以前以年为单位的考核要轻松很多了,这样完全可以不用为了 今年的收益而担心,将时间拉长三年最大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