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岛“伤疤”修复记
Ren Min Wang·2025-05-16 01:02

木榄树新芽初绽,秋茄树花穗低垂,白鹭掠过霞光染红的海面……南海之滨的珠海淇澳红树林保护 区,在盎然春意中焕发着勃勃生机。日前,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检察院与江门市新会区检察院的公益诉 讼检察官再次来到这里,见证新种植的250棵木榄树为这片湿地增添的绿色生机。这片由司法智慧浇灌 的绿意,正生动诉说着一个关于法治守护生态的故事。 生态修复责任谁来担? 跨区域盗挖催生司法难题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广东珠海淇澳—担杆岛省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为数不多的集森 林、野生动植物、湿地生态系统于一体的综合型自然保护区,这里不仅栖息着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猕猴种 群,更保存着海岛黄杨、罗汉松等珍贵天然红树林群落。但近年来,受"海岛盆景"收藏热影响,不法分 子盯上了这些被称为"海岸卫士"的红树林群落。 2024年初春,一起野生树木盗窃案引起了珠海市香洲区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官的注意。戴某等7人 在珠海担杆岛盗挖206株珍稀植物,运输途中被江门海警截获。经鉴定,涉案植物包含海岛黄杨、罗汉 松等珍稀物种,价值达到了盗窃罪起诉标准。案件随后被移送江门市新会区检察院审查起诉。 "生态受损地在珠海,案件管辖权在江门,依据法律规定,如果案子判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