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深圳超市沉浮:捧红山姆成销冠,本土 “胖东来” 为何难现?
Sou Hu Cai Jing·2025-05-18 07:40

2003年国庆节,新一佳龙岗店的鸡蛋价格牌每小时刷新一次。0.99元/斤的鲜鸡蛋吸引了大批香港主妇,她们拖着买菜车跨过罗湖桥,队伍从收银台蜿蜒 到三百米外的公交站。"家乐福挂出'买一送一'我们就敢'买一送二'。"原人人乐采购总监张伟比划着当年的作战图,货架间的过道成了没有硝烟的战场。 最疯狂时,深圳超市的促销员需要佩戴对讲机,随时通报竞争对手的价格变动。这种近乎自残的竞争催生了奇葩现象:2005年福田某超市的食用油售价竟 比批发市场还低三成。 深圳南山区法院的拍卖公告栏前挤满看客——人人乐总部的桌椅板凳正以废品价清仓。这家曾让沃尔玛忌惮的本土超市,如今连招牌上的霓虹灯管都被拆 下论斤卖。而在二十公里外的龙华Costco工地,戴着安全帽的美国工程师正调试着全球最先进的智能货架系统,山姆会员店的冷冻库里,整扇澳洲和牛在 零下40度的冷雾中泛着玫瑰色光泽。 1994年的华强北像个巨型试验场,万佳百货的水泥地面上还留着拖拉机的轮胎印。当王石穿着工装裤巡视仓库时,谁也想不到这个地产商的副业会孵化出 中国零售业的"深圳模式"。22岁的李彬兰在生鲜区码放蔬菜,她悄悄记下香港采购经理的选品秘诀:泰国山竹要选蒂头青绿的,挪威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