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为家门口的河流写下新时代绿色编年史
Ren Min Ri Bao·2025-05-18 22:02

新开河像一缕碧带,穿过车水马龙的道路、熙熙攘攘的街市。清晨6点,胡福庆穿上红马甲,拿起捞 竿、夹子,跨上自行车,到离家1公里外的新开河巡河。 沿着小道,胡福庆走在前,徐家埠社区工作人员朱一俊跟在后。夹子深入过膝的草丛,夹起纸巾、饮料 瓶;捞竿探向水面,捞起打着旋儿的枯枝叶。 胡福庆向朱一俊讲起要诀:"巡河有10多项内容,先看水,看有没有垃圾,颜色有啥不对劲;再探水, 探那些藏在犄角旮旯里的排水口;最后是取水,测水样的氨氮、总磷等。" 取水工具是胡福庆的"土"发明。一根鱼竿改成捞竿,一头是网兜,另一头是取水器——一个粘着白色塑 料片的矿泉水瓶。"把捞竿插入水中,等白色塑料片隐约可见,就可以提出水面。"掏出卷尺,胡福庆顺 着竿上的水痕量起来,"今天河水透明度是86厘米,符合'水清'的标准。" 钱塘潮涌,运河悠悠。江河之间,一张水网,勾勒城市肌理。 新开河穿过浙江杭州上城区望江街道,汇入大运河。已有5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胡福庆,是这条河的民间 河长。从2015年开始,10年风雨无阻,胡福庆攒下21本3700多篇巡河日记,巡河里程上万公里,为家门 口的河流写下70多万字的新时代绿色编年史。 从一条河到一片景—— 21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