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15岁的小米该如何面对期待

周悦/文 "我们一直觉得我们是汽车行业的新人。"5月15日,在小米即将迎来15岁生日之际,雷军用这句 话,回应了一场交通事故引发的质疑和压力。他还说:"这场交通事故让我们意识到,公众对我们的期 待和要求远超了想象。" 企业今天面临的沟通场景,早已不仅是"说了就好"。公众期待的是"结构性真诚"——有清晰节奏的回 应、有具体举措、有明确责任链条。这不是挑毛病,而是希望看到企业治理能力更进一步的正常要求。 这并不是说小米做得不好。过去十多年,小米靠着工程师文化和性价比理念,赢得了市场口碑。做手 机、做智能硬件,它擅长用产品和技术说话。现在,并不意味着它要放弃工程师文化,而是要在此之 上,加上一层"公共性"的思考——如何提前识别风险?如何在危机中主动沟通?如何通过机制建设赢回 信任?小米正处在一个关键阶段,除了技术创新,还需要靠制度完善、流程治理来承担起更全面的社会 责任。 公众不奢求企业永远不犯错,但他们会判断企业在面对问题时是否真诚,是否具备反思与修复的能力。 雷军在演讲的最后说:"十五年还不够,那我们就继续走下去。"这份韧性值得肯定。但在继续之前,也 许更值得深思的是:公众的信任从来不是企业成长的附属品,而是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