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打赏“擦边”主播案例频发,北京法院发布“用网指引”
Xin Jing Bao·2025-05-28 08:32
2021年,北京互联网法院挂牌全国首个互联网少年法庭,至今已受理1200余件涉网未成年人案件。案件 反映,部分家长对未成年人用网风险认识不足,对未成年人不良用网行为未加以及时引导和干预,网络 素养、法治意识亟待提升。 问题1:不良信息影响 未成年人充值阅览"软色情"漫画长达近两年 根据《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规定,不适合未成年人的网络信息可分为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信息 和可能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信息。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信息主要包括含有宣扬淫秽、色情、暴 力、引诱自残自杀等内容。可能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信息主要包括可能引发或者诱导未成年人模仿 不安全行为、实施违反社会公德行为、养成不良嗜好等内容。在某网络服务合同纠纷案件中,未成年人 在直播间观看、打赏"擦边"主播,模仿直播间其他网友评论发布低俗语言与主播互动;在某网络服务合 同纠纷案件中,未成年人充值阅览"软色情"漫画长达近两年。 如何引导未成年人远离有害网络信息?《指引》提出,营造健康的网络使用环境。在孩子上网时开启网 络过滤软件,适当限制孩子能够访问的内容,屏蔽危害和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信息。在孩子上网时 适当陪伴。可以与孩子一起上网,观察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