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大促,即时零售是变量还是主角?
即时零售以"分钟达"切入用户路径,以"提前响应"重构平台节奏,不再是边缘补充,而是订单归属博弈 中的前置选项。 618,双11大促节点的结构是否真的松动。对这些大促而言,变化也许才刚刚开始。 用户心智迁移:即时零售争夺"当下的订单" 上周五晚上十点,陈一帆加完班,回家前在地铁上滑着淘宝。她的手机膜裂了,习惯性地打开各个平台 想看看618有没有活动价。但当她搜索时,发现搜索栏下方弹出了一个京东"秒送"频道。点进去一看, 页面显示这些货都来自附近的商超,最快30分钟送达。 她翻了翻,发现一款自己常用的洁面乳正在做促销,价格比平时便宜几块钱,不用叠券、不用凑单,还 标着"骑手直送"。她犹豫几秒,又点开淘宝比了下价格,发现虽然便宜了一点,但发货时间写着"预计 明天送达"。她想了想,决定图快,不图省。 同一时间,大学生刘可欣在饿了么App点完奶茶,顺手买了牙膏、化妆棉和洁面乳,凑了一个「饿补红 包」。全部来自附近的日化连锁店,30分钟后送到宿舍楼下。 补贴常态失效:平台纷纷寻找"第二战场" 从2009年淘宝双11喊出"全场五折、全国包邮"起,双11电商大促正式成为全年零售节奏的锚点。 第二年,京东将自家店庆日"6月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