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28年第4次谋划跨界转型,滨海能源实控人注入百亿元化工资产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胡雅文 北京报道 从锂电负极到尼龙材料,负债压顶的天津滨海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滨海能源",000695.SZ)能否再次获得 新生? 5月28日,滨海能源上演"地天板",成交总额达8.94亿元,在连续8个交易日斩获6个涨停,成为一些股民口中 的"重组线龙头"。近来政策层面推进并购重组,5月16日,在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新规发布当晚,滨海能源顺势 推出了重组预案,随后便开启连板,股价狂飙一周。 滨海能源已经上市28年,可以说是历经风雨,不仅多次易主,也曾3度变更主营业务。2004年,滨海能源曾靠资产 重组从涂料行业改道热电,并实现扭亏为盈。不过从2020年开始,滨海能源已经连亏5年,并于2023年进入竞争激 烈的锂电负极行业。最新财报显示,滨海能源净利润降幅进一步拉大,短时间恐怕难以盈利。 这是一次典型的"蛇吞象"式收购,交易标的沧州旭阳的总资产为145.8亿元,约是滨海能源的11倍。若重组成功, 尼龙材料将成为滨海能源最大的收入来源。《华夏时报》记者已就相关问题致函滨海能源,截至发稿未得回复, 滨海能源在公告中表示,此次交易是实际控制人将旗下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