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万亿公募基金爆发风格漂移乱象 投资者陷入盲盒困局
Sou Hu Cai Jing·2025-06-03 02:18
监管部门要求为每只基金产品设定清晰业绩比较基准。这一基准将作为衡量产品真实业绩的标尺,避免产品投资行为偏离名称和定位。同时建立健全全方位 激励约束机制,督导基金公司全面实施长周期考核,明确三年以上考核权重不低于80%。 根据相关法规规定,基金名称显示投资方向的产品,应当有80%以上非现金基金资产属于投资方向确定的内容。但实际操作中,部分基金的投资方向与基金 合同约定存在偏差。除实际投资与合同约定不符外,投资风格频繁切换也被视为"风格漂移"表现。 市场调查发现,基金"名不副实"情况并不鲜见。某些冠以"低碳"名称的基金,在合同描述中界定范围过于宽泛。今年一季度该产品重仓股横跨白酒、银行、 黄金等多个与环保关联度不高的行业。另有打着"智能"旗号的基金,前十大重仓股中九只是银行股,一只是保险股。 成因复杂需综合治理 我国公募基金行业规模首次突破33万亿元,在规模持续扩张的背景下,基金"风格漂移"问题日益凸显。部分产品表面遵循基金合同约定,但实际投资方向与 产品名称存在较大偏离。这一现象在市场波动加剧环境下更显规范治理的紧迫性。 中国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通过25项系统性改革举措推动行业从"重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