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跨国企业抱团施压稀土管制,中方打出组合拳,稀土管控升级
Sou Hu Cai Jing·2025-06-08 06:19
最早感受到这一冲击的,是美国军工巨头洛克希德·马丁。其生产的F-35战斗机,因高性能钕铁硼磁体的供应中断而屡次停工。每一次的停工都意味着数千 万美元的损失,且直接影响了国防计划的推进。 与此同时,特斯拉在电动汽车领域也开始面临稀土供应链的问题。其电动机所需的稀土永磁材料库存告急,严重威胁到旗下Model系列车型的生产进度。 6月5日,我国商务部再次就稀土出口问题作出了回应,表明只要申请符合规定,中方将批准出口,并且这一政策并不针对特定国家。这一表态是在稀土出口 政策逐步收紧的背景下发布的。 实际上,当中国开始逐步加强稀土出口管控时,西方国家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许多人将这一措施视作市场调整的一部分,而忽视了其背后的深层影 响。然而,随着管控措施的逐渐深化,从设定出口配额到实施全面数据追踪系统,全球高科技产业链开始紧张起来。这种日益严格的管理和对透明度的高要 求,远远超出了以往常见的贸易摩擦模式。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代表宝马、奔驰、大众等汽车厂商发出了警告:如果中国稀土供应中断持续超过三个月,依赖稀土永磁电机和催化转化器的欧洲汽车工业 将可能面临大规模瘫痪。此时,众多汽车厂商的高管开始紧急向特朗普政府求助,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