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谁是外资酒店集团的“白月光”?
Sou Hu Cai Jing·2025-06-09 05:52

文 | 酒管财经 2025年上半年过完了,几大外资酒店集团在中国市场会员拉新的动静不小,让圈里圈外沸腾了好一段时间。 原来,大家整天吵着在国内市场不行的国际联号,依然具有很强的"热搜"体质。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外资酒店集团的市场影响力、品牌力,虽然在短期内依然无法被超越,但本土与他们之间的差距已在不断缩小。 放到这个范畴上看,这个话题就有意思了:外资酒店在渠道策略上究竟是怎么想的?谁才是外资酒店集团的"白月光"?为什么在不同平台预订获得的权益 有区别?影响这些差异背后的核心逻辑又是什么? 外资酒店集团为何开始"不再专一"? 在十几年前,如果你是国际酒店品牌的金卡级别会员,某种程度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发展到现在,这种属性依然存在,只是逐渐在弱化。 为啥? 一方面,会籍覆盖人群经过了一段呈指数级增长的爆发期,比较明显的就是跟国际酒店集团会员打通、权益合作的平台增加了。 从最早的飞猪、支付宝,再到之后的滴滴、航空公司,以及当下的美团等,越来越多的平台开始或多或少从会员权益上和外资酒店集团达成合作。 年轻消费者对于"洋大牌"逐渐祛魅,外资酒店集团在过去拥有的身份标签逐渐弱化。本土酒店集团凭借更懂本地人、更愿意迎合用户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