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疼痛不是生孩子的“标配”
Ren Min Wang·2025-06-10 01:31

"开四指的时候还能勉强说话、走路,开六指就好像有人拿长钉子往屁股上扎,开十指就是疼晕过去再 疼醒过来。"社交媒体上,有人曾这样描述分娩之痛。"儿的生日,娘的难日"这样的说法也因此产生。 母爱的伟大不应体现在忍痛上。技术的进步、观念的更新、政策的保障,正在把"痛"字从生育字典中剔 除出去。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日前公布了《关于全面推进分娩镇痛工作的通知》,提出两个阶段性目 标:到2025年底,开展产科医疗服务的三级医疗机构全部能够提供分娩镇痛服务;到2027年,开展产科 医疗服务的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全部能够提供分娩镇痛服务。 这份通知之所以值得点赞,不仅因为它为无痛分娩的普及设定了清晰的时间表,更因为提供了具体的施 工图——从技术要求到评估指标,从人才培养到协作机制,每一项要求都指向实际操作的痛点。 从某种意义上说,无痛分娩的普及程度是观察社会对女性关爱的一面镜子。只有政策制定者、医疗机构 和社会各界形成合力,才能让更多女性告别"生产必痛"的过时观念,在相对舒适的环境中体验生命诞生 的喜悦。无痛母爱,指日可待。 (责任编辑:李安宁) 无痛分娩的意义远不止于技术层面。它关乎对女性生育尊严的尊重,对生命诞生过程的人文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