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生态童书?
Ren Min Ri Bao·2025-06-15 04:12

生态童书的价值不仅在于内容,还在于与现实教育场景的结合。比如,上海自然博物馆基于"带回家的 国家公园"系列图画书,将开发科学探究课程,让孩子们更好了解国家公园相关知识。还有一些学校和 机构不断探索,把课本中的生态知识转化为真实体验。比如,安徽黄山市开展的"夜探自然"活动,让孩 子们能在夜晚倾听蛙鸣,与蜈蚣、天牛打招呼,将自然教育融入生活。 生态童书的理念如何更好地走入童心?我们的自然教育不仅要有更多"走出去"的实践课,还要有更 多"携起手"的共创课和"潮起来"的兴趣课。教育部门、出版单位、自然保护地等可以共同编写本土化生 态读本,培训一批懂童书也懂自然的教师,建立更多自然教育基地。同时,利用好新技术,精准对接孩 子们的兴趣点,让生态知识的传递方式更多元、更有趣。 刚过去不久的六五环境日,各地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其中,生态童书吸引了很多家长和孩子的目 光。提升全民生态文明素养,生态童书成为自然教育的重要一环。 别小看一本生态童书的力量。生态童书不只是生态主题的故事书或绘本这么简单,它要用孩子听得懂的 语言、看得懂的图画,连接自然与童心,生态文明与"未来"的对话由此展开。当孩子们为受伤的小鸟担 心,明白冰川融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