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开源看“智能向善”(评论员观察)
Ren Min Ri Bao·2025-06-17 22:10
人工智能会缩小还是扩大发展差距?这一直是社会关注的话题。 相比于西方发达国家,许多发展中国家属于人工智能领域的"跟跑者""后进者",不仅缺少有竞争力的科 技企业,也缺乏足够的技术、人才储备,甚至在相关基础设施上都存在严重不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制 定的"人工智能准备指数"显示,截至2024年4月,发达国家这一指数为0.68,而新兴国家和低收入国家 分别为0.46和0.32。 不过,会不会"扩大发展差距",关键在于如何运用技术,在于以何种理念开发人工智能。不妨来看两个 案例。 一个是,今年缅甸中部发生地震后,相关方面利用DeepSeek,在7小时内开发了一套中缅英互译系统, 有效解决语言障碍问题,为中国救援队伍参与国际救援提供了助力。 另一个是,日本一家AI应用企业基于通义千问打造的日语模型EZo,成功在日本医疗保健领域和多个公 共服务机构落地。目前,通义千问的衍生模型数已超10万个。 数字红利不能成为数字霸权,智能革命不应导致智能鸿沟。坚持"智能向善",才能让人工智能真正成为 造福人类的公共产品 开源策略,超越了筑"小院高墙"、搞"三六九等"、分"远近亲疏"的做法,降低了研究、应用的门槛,使 更多人能参与到人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