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洋气”的海报更卖座?从好莱坞电影看文化产品的“外国性”
3 6 Ke·2025-06-18 03:32

文化产品深植于本国的社会背景,因此在外国市场中自带"外国性"。研究者通过分析好莱坞电影在中国 市场的票房表现与其文本和海报设计上的关联,发现海报中的外国性与电影在中国的票房收入呈 倒"U"形关系,即电影海报上适度的外国性能够带来更佳的票房表现。本研究对正在开拓国际市场的电 影从业者和营销人员提供了关于如何理解和利用"外国情调"的宝贵认知。 1994年是中国电影市场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这一年,广电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影行业机制改革 的通知》(第348号文件),允许每年进口10部"分账片",即外国电影公司可以与中国电影发行公司分 享票房收入。这一政策标志着好莱坞电影正式大规模进入中国市场。 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WTO,进一步放宽了对外国电影的进口限制,每年进口的"分账片" 数量增加到 20部。2012年, 中美双方就解决WTO电影相关问题签订了谅解备忘录,中国进口影片配额提高到每年 34部,并以IMAX和3D电影为主,而美国电影票房分账比例也从13%提高到25%。2015年,中美签署了 《分账影片进口发行合作协议》,引入国际审计机构进行监督,进一步和国际接轨。好莱坞电影在中国 市场表现强劲,《速度与激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