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汽车无序价格战,谁是受害者?
3 6 Ke·2025-06-19 03:45

摘无序价格战的代价不会消失,而是转化为产业链的利润黑洞、安全隐患与创新桎梏。当整 车厂利润率跌破4%、供应商账期长达240天、消费者面临经销商爆雷风险时,这场"没有赢 家"的竞争亟须破局 多卖货产生规模效应,技术创新模式升级,都能带来降价,这是商业常识。只不过,如今价格战烈度与 规模已超出合理范围,甚至超越传统市场竞争边界。 按照此前工信部和中汽协的说法,这是一场"无序价格战",也恰恰是内卷式竞争的典型表现。具体包含 如下几个具体场景,优势企业垄断市场,挤压其他主体生存空间,损害其他经营者合法权益。 2025年6月以来,《人民日报》也是连续刊发报道及评论,直言新能源汽车,"价格战"兴奋剂决不能 打;打"价格战"没出路更没未来;企业在依法降价处理商品以外,还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倾销商品,不进 行诱导消费者的虚假宣传,扰乱市场秩序,损害行业和消费者根本利益等。 不仅如此,商务部、工信部均直接反对"无序价格战"。"低价、贴钱卖车给消费者有错吗?"这一问题, 近期屡见于公众讨论。对此,本文试图讨论下,"无序"价格战,到底是谁背负了成本,谁受到了损失。 整车厂:利润失血、人才透支与品牌蒙尘 对于整车厂来说,单纯比拼降价就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