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卖出18亿,黄天鹅到底是“智商税”还是“国货之光”?
Zhong Guo Shi Pin Wang·2025-06-19 09:46
在中国,"鸡蛋要煮熟吃"是代代传承的常识。但在食品标准越来越精细的今天,一种"可生食鸡蛋"正在 悄然改变人们对鸡蛋的认知。而其中的领头羊——黄天鹅,一年卖出18亿,已成为高端蛋品市场的现象 级品牌。 但也有质疑声音:一个鸡蛋卖三四块,究竟是"收智商税",还是"物有所值"?当我们逐步了解可生食鸡 蛋的标准、生产逻辑和消费者选择,会发现它的高价并不是溢价,而是价值。 可生食鸡蛋:不是噱头,而是行业门槛 在国际市场,尤其是日本、德国、美国等国家,"可生食鸡蛋"已有成熟体系。其核心不在于"吃得生", 而在于从源头控制微生物污染,特别是沙门氏菌的风险——这是引起食源性腹泻的主要病菌之一。 传统鸡蛋若未煮熟,可能存在沙门氏菌感染风险,因此长期以来消费者对生吃鸡蛋持谨慎态度。但可生 食鸡蛋的诞生,意味着食品级别从"加热杀菌"向"源头无菌"转变,标准远高于普通食用蛋。 这背后需要完善的种源体系、高密度检测和全流程质量追溯体系支持,并非仅仅简单的蛋壳表面杀菌, 就叫"可生食"。 黄天鹅:不是做鸡蛋,而是做"体系工程" 作为国内首个可生食鸡蛋全产业链品牌,黄天鹅的战略思路非常明确:从根上改造鸡蛋。 黄天鹅不做贴牌,而是自建包括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