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货量翻倍,中国AI眼镜超级繁荣的“三重门”
2 1 Shi Ji Jing Ji Bao Dao·2025-06-19 11:33
消费级市场轻量级眼镜有更广泛的适用场景和更低的用户门槛 "乐奇,付钱XX元",佩戴Rokid Glasses的用户说罢,Rokid Glasses就识别支付宝收钱码。随后,用户说 出"确认支付",即可完成付款,全程无需通过手机操作。 6月17日,Rokid宣布智能眼镜实现可支付,上述一幕走入日常。这一事件拓展了智能眼镜的使用场景, 意味着智能眼镜满足从"看"到"用"转变,进一步拓展了使用场景。 今年以来,智能眼镜可谓是最火热的消费电子单品。据不完全统计,仅5月,便有超过10款智能眼镜上 线。雷鸟、Xreal、李未可等厂商均发布了各自新品。 终端厂商之外,上游企业也摩拳擦掌。6月11日,高通甚至针对智能眼镜发布了骁龙AR1+ Gen 1,内置 神经处理单元,能够在端侧运行小型语言模型。随着高通、谷歌等进场,进一步标准化了系统和芯片, 也促进智能眼镜朝着轻量化转型。 如此多的产品供应总有一款契合消费者的需求,受众逐渐从科技发烧友扩展到更大众化的用户,智能眼 镜市场规模正在加速发展。 IDC统计,仅第一季度全球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148.7万台,同比增长82.3%。其中,中国市场智能眼镜 出货量达49.4万台,同比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