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子生”晋江的突围之路(微观)
Ren Min Ri Bao·2025-06-19 21:51
企业是生产和销售的"最前线",能敏锐感知市场趋势,在提升产业实力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安踏和中国 科学院海西研究院泉州装备制造研究中心携手推动人工骨骼未来鞋底新科技;晋工机械携手专业院校推 动自主电动装载机控制系统研发,实现新赛道布局;盼盼集团搭建"上海研发+晋江试产"的"中小试"平 台,打通从实验室到车间的"最后一公里"……在产业创新中,更好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构建起产学研 深度融合的创新环境,才能推动产业实现从产品优势向生态优势的质变。 培育壮大产业集群,不仅依靠企业摸爬滚打,也需要"有形之手"引导支持。前不久,福建省企业迁移登 记"一件事"改革在晋江率先落地生效。晋江企业跨区迁移告别"多地折返跑",迈入"一网通办"新阶段。 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吸引越来越多企业落地晋江。此外,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行业,晋江有关部 门与龙头企业开展联合招商,"拉"来了产业链上下游,构建了产业发展的良好生态。把链式思维贯穿政 策制定过程,注重延链补链,集聚行业资源,培育产业集群,无疑是晋江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一条重要经 验。 上世纪80年代初,晋江依靠"三来一补"起步,开启县域经济腾飞之路。如今,晋江已培育经营主体30多 万家,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