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当“无效中文”遇上“有效中文”(中文角)
Ren Min Ri Bao Hai Wai Ban·2025-06-20 01:12

不管哪国人,学习一门外语,都要经历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过程。一开始都是从"无效"开始,学标准 说法,然后进入"有效"阶段,学灵活使用,最终达到精通的殿堂。经常有外国朋友"抱怨"说,中文难 学,汉字难认。殊不知,有这种认识的朋友,恰恰正大步走在学好中文、学精中文的路上。学渣才会觉 得什么都好学、什么都学会了,其实往往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除了书面语和口语的使用场景不同之外,造成中文"无效""有效"差别的原因还在于,中文语义表达十分 灵活。 中文有"无效"和"有效"之分?这是不少国际中文学习者总结出来的,例子还真不少。 无效中文:"你怎么能干出这种事?"有效中文:"不是,哥们儿。" 无效中文:"我觉得这不太合理,但我不想跟你争辩。"有效中文:"啊对对对。" 无效中文:"好巧啊,没想到在这里遇见你。"有效中文:"哎哟喂,这谁啊?" …… 类似的表达差异还有很多,不再列举。不难发现,所谓"无效",其实就是比较板正,或者说相对正式的 语言表达,类同于书面用语;而所谓"有效",其实就是在日常交往中的口语化表达,或者说俚语。"有 效"中文,往往句子短促简洁、语气幽默轻松,传递信息的同时也在表达情绪,可谓话里有话,弦外有 音 ...